“步子有大小,关键在行动。唯有将文字真正写起来,才能让新教育的理念落地生花。”
3月2日下午,温轻职启动青蓝工程系列课程第七次活动,朱建文副校长以“略谈课题写作中的几个问题”为题向全体教师做专题授课,活动由教学科研处副主任任良虹老师主持。
在教师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方面拥有丰富经验的朱建文副校长从专业的角度,以自身参与的课题《文化引领 平台支撑:“四成”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为例,给教师们分享了课题研究及教科研论文写作的秘诀,全体教师认真聆听,虚心学习。
在讲座中,朱建文副校长围绕成果选题、成果名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成果应用效果及影响力等四个方面将自身心得悉心传授。
成果选题方面,他建议教师利用倒推法,将现有的一定影响力的教科研“类成果”、“类教学改革”进行归纳倒推,得出问题解决情况,锁定相应目标。
其次,结合自己在课题方面打磨出的多种方法,他指导教师们可以从教育平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体制机制等四个方面入手,探寻一个优秀的名称来凸显核心成果。
针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方面,朱建文副校长认为应该通过问题的典型性、普遍性来解决该成果的价值,其中不管是写课题还是写论文,问题的出现需要适中,且它的出现方式最好以提纲式列举。
如何扩大成果应用效果及影响力?他给出了三大块解读:一、以实力说话,成果能让学生、教师、企业和学校各方受益;二、成果能够得到领导肯定、媒体报道、来访参考和会议交流;三、能够推广到其它学校并应用。
朱建文副校长在讲座尾声就如何作好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给出了非常中肯的一席话,科研课题要聚焦“教育教学”,尽可能与教育教学发生联系,同时要有“设计感”,不要给人“事前无计划,事后经验总结”的感受。要有可借鉴的“核心成果”,切忌一般的“经验介绍”,语言要简明扼要,内容以数据、案例说话,可以用“构图”来描述一些文字难以说清的事,如体系、框架、机制等。
朱建文副校长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教材,为全体教师上了一节生动的教育课。在这特殊的课堂中,他给大家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朱副校长不仅在教育科研方面对青年教师提出要求,希望在教科研方面尽早有所建树。同时指出,青年教师要善于反思,时刻思考自己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下去,希望青年教师虚心请教早日成为温轻职的骨干力量。
“青蓝工程”为青年教师自身发展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提供了优越的学习条件,青年教师们纷纷表示会好好珍惜,积极学习踔厉奋进,早日成长为优秀的人民教师。
活动的最后环节,朱建文副校长将2022年温州市中职教研会议情况做了一系列反馈,他以2021学年第一学期的学测成绩为分析点对上学期教学工作进行了全方面的回顾和总结,结合当前新的形势,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相应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