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特色学校
  • 国家级中职鞋类实训基地
  • 全国中职学校优秀校园网站
  • 省高水平A类专业
  • 省中职鞋革综合实训基地
  • 省中职德育品牌学校
  • 省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
  • 省皮革行业最具创新力单位
  • 省中职两创工作室
  • 省示范型放心餐饮单位
  • 省健康促进学校(银牌)
  • 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
  • 省中职鞋类产学研联合体
  • 省中职学生创业教育基地
  • 省中职鞋类开放实训中心
  • 省中职鞋类示范专业
  • 省中职鞋类特色优势专业
  • 省电子商务培训基地
  • 市中职营销示范专业和实训基地

鹿城职技校|全民反诈 共建平安

  在这个网络电信诈骗的高峰期,不少人坠入迷途的漩涡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防骗意识,鹿城职业技术学校于12月15日下午邀请双屿派出所刘荣臻警官开展了“全民反诈 共建平安”的主题讲座。

    近年来,诈骗事例不断高发。其中包含了不同的年龄阶段,并不像是人们所认为的被骗者大多都是老年人。

讲座从典型诈骗案切入,通过具体事例向大家讲解诈骗的主要类型,包括“伪造公检法”、“贷款诈骗法”、“电信诈骗法”,如若遇到这些事例时的处理方法应及时报警,不轻信网络中的迷幻信息,时刻保持冷静。

  杜绝网络诈骗,不仅需要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更需要我们老师的教育督导、需要同学间互相帮助。通过此次学习,大家要提高对网络诈骗的辨识能力,增强了防范网络诈骗的意识。我们要把防范网络诈骗和保证校园平安稳定结合起来,老师要在学生中加强宣传和教育,学生干部也要时刻关注身边的同学,发现网络诈骗行为及时提醒同学,帮助同学不落入网络诈骗的陷阱,要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坚决将网络诈骗阻断在校门之外。

一、诈骗的定义及容易被骗的原因 

       1.思想单纯,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在大学生宿舍里经常有一些前来寻访的老乡、熟人、同学,或者朋友的朋友,熟人的老乡,同学的同学之类的人。这其中有的是真,有的是假,而我们很多同学缺乏刨根问底的习惯,在不辨真伪的情况下,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而且常常把他人的寻访看作是一种荣耀,因而这些人最轻易上当受骗。

       2.疏于防范,感情用事。我们的大学生,从小学、中学、到上大学都有一个十年寒窗的经历,能够进入高等学府之门当属幸运者,在大学这个园地里,我们的很多人(尤其是新生)激情益于言表还来不及形成防范的概念,这在客观上给诈骗分子以可乘之机。有的同学,同情心过强,经不住别人几句好话和可怜的求助,并受“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的观念的影响,轻易相信他人,这也是容易上当受骗的另一个原因。

       3.有求于人,轻率行事。每个人免不了有求他人相助的事,能否如愿这就要看是何事,对象是谁,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为达目的而轻率交友,弄不好会上当受骗。据调查,当前,大学生容易被利用的心态是:想经商助学而缺乏经商的实际经验,急欲成名爱慕虚荣而疏于戒备,想分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而缺少门路等等。

      4.贪恋小便宜的心理。诈骗份子往往利用被骗人贪恋小便宜的心理,以极小的成本引诱被骗人上当受骗。提醒同学们: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下馅饼,也没有免费的午餐,敬请广大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牟取非利,不贪恋便宜,以免偷鸡不成反倒蚀把米。

二、校园内诈骗作案的主要手段

       1.假冒身份,流窜作案: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假名片、假身份证与人进行交往,有的还利用捡到的身份证等在银行设立账号提取骗款。骗子为了既能骗得财物又不露出马脚,通常采取游击方式流窜作案,财物到手后随即逃离。还有一些人把骗到的钱财、名片、身份证、信誉等作为资本,再去诈骗他人,重复作案。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些诈骗分子往往利用被害人急于就业和出国等心理,投其所好,应其所急施展诡计而骗取财物。某高校应届毕业生丁某为找工作,经过人托人再托人结识了自称与某公司经理儿媳妇有深交的哥们何某,何某称“只要交800元介绍费,找工作没问题”,谁知何某等拿到了介绍费以后便无影无踪了。

       3.真实身份,虚假合同:利用合同或无效合同诈骗的案件,近几年有所增加。一些骗子利用高校学生经验少、法律意识差、急于赚钱补贴生活的心理,常以公司名义、真实的身份让学生为其推销产品,事后却不兑现诺言和酬金而使学生上当受骗。对于类似的案件,由于事先没有完备的合同手续,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往往时间拖得很长,花费了许多精力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4.借贷为名,骗钱为实:有的骗子利用人们贪图便宜的心理,以高利集资为诱饵,使部分教师和学生上当受骗。个别学生常以“急于用钱”为借口向其他同学借钱,然后却挥霍一空,要债的追紧了就再向其他同学借款补洞,拖到毕业一走了之。

        5.以次充好,恶意行骗:一些骗子利用教师、学生“识货”经验少又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上门推销各种产品而使师生上当受骗。更有一些到办公室、学生宿舍推销产品的人,一发现室内无人,就会顺手牵羊、溜之大吉。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